大家好呀,我是路書君,一個愛吃又愛煮的台灣美食部落客。今天要來聊聊澳洲肉派這玩意兒——你可能在咖啡廳看過它,外皮脆脆的,裡頭塞滿肉醬,一口咬下熱呼呼。說真的,我第一次在墨爾本吃到時,還以為是台式的鹹派咧,結果差遠了!這東西在澳洲街頭超夯,就像我們的蔥油餅一樣普及。但你有想過它怎麼來的嗎?為什麼澳洲人這麼瘋它?我會從頭到尾拆解,包括怎麼做、食譜分享,還有哪裡買得到好的。重點是,我得老實說,不是每家的都好吃,有些油膩得要命。不過別擔心,我會給點負面評價,免得你踩雷。先從由來說起吧。
澳洲肉派由來

澳洲肉派由來其實挺有趣的。好多人都以為它是英國傳過去的,畢竟英國有肉派傳統嘛。但你知道嗎?澳洲肉派由來更接地氣,是移民在19世紀搞出來的。當時礦工和工人需要方便攜帶的熱食,就把碎肉、醬料包進派皮裡,塞進午餐盒帶著走。這種簡單做法,慢慢變成國民美食。說起澳洲肉派由來,我覺得它反映澳洲文化:粗獷又實用,不像法國派那麼講究。我到雪梨旅行時,導遊還說,澳洲肉派由來跟運動有關——澳式足球賽場邊,人人手拿一個邊看邊吃。這點子真聰明,是吧?不過,澳洲肉派由來也不是一帆風順;早期肉餡品質差,有些店家亂加東西,害它背了「油膩鬼」的臭名。還好後來改良了。
說到澳洲肉派由來,我查資料發現,它二戰後才真正爆發。士兵返鄉懷念軍中伙食,帶動家庭製作熱潮。現在,澳洲肉派由來已經融入日常,超市冷凍櫃滿滿都是。但澳洲肉派由來有個問題:標準不統一,每家做法不同。我們台灣人吃習慣精緻點心,可能會嫌它太鹹或太乾。我試過一次便宜貨,餡料稀得像湯,超失望的!總之,澳洲肉派由來教會我們,美食可以從草根崛起,別小看簡單東西。聊完由來,接下來談怎麼動手做。
澳洲肉派做法

澳洲肉派做法其實不難,但得注意細節。如果你像我一樣愛下廚,就知道關鍵在派皮和內餡平衡。澳洲肉派做法強調快速實用,不像法式派講究層次。首先,派皮要用奶油和麵粉揉成團,冷藏半小時醒發。接著做肉餡:洋蔥炒香後,加絞肉(牛肉或羊肉都行)、番茄醬、高湯燉煮。澳洲肉派做法通常省略蔬菜,純粹肉為主,這點我個人不愛——太單調了,我會偷偷加點蘑菇。
來講講澳洲肉派做法的步驟吧。分三階段:做皮、煮餡、組合烘烤。新手常犯錯是派皮太厚或餡太濕,結果烤出來軟趴趴。我記得第一次試做時,派皮裂開,肉汁流滿烤盤,清理累死人!澳洲肉派做法建議用深烤模,尺寸別太大,像杯子蛋糕那樣。這點很聰明,方便攜帶。對了,澳洲肉派做法有個特色:餡料先煮熟再包,避免生肉風險。但有些食譜偷懶用生肉,烤出來腥味重,我絕對不推薦。
澳洲肉派做法變化多,你可以參考這個表格比較基本版和進階版(我用不同顏色標示重點,讓你好懂):
步驟 | 基本澳洲肉派做法 | 進階澳洲肉派做法(我改良版) |
派皮準備 | 麵粉+奶油揉團,冷藏30分鐘 | 加點起司粉增添風味,醒發45分鐘 |
肉餡製作 | 絞肉炒熟,加番茄醬燉20分鐘 | 先用紅酒醃肉去腥,加蔬菜丁更健康 |
組合烘烤 | 填餡後烤25分鐘,200°C | 表面刷蛋液增色,烤20分鐘即可 |
澳洲肉派做法重點是餡料不能太濕,否則派皮泡爛。我試過一次水加太多,成品像濕紙團,直接丟垃圾桶。澳洲肉派做法在台灣能做嗎?當然行!但廚房小工具要備齊,像擀麵棍和烤模。總歸來說,澳洲肉派做法適合懶人,30分鐘搞定一餐。如果你嫌麻煩,直接跳食譜部分吧。
澳洲肉派食譜

澳洲肉派食譜我收藏好多版,今天挑我的最愛分享。這款是我改良過的,減油減鹽,更合台灣胃口。澳洲肉派食譜基本材料簡單:麵粉、奶油、絞肉、調味料。但細節決定成敗——派皮酥脆度、肉餡濃稠度都得抓準。我推薦用澳洲牛肉絞肉,油脂少一點(可在Costco買)。澳洲肉派食譜常見問題是餡料太鹹,因為番茄醬加過頭;我有次手抖倒太多,鹹到喝水一整晚。
來看看我的澳洲肉派食譜清單,分食材和步驟(用不同字體強調重點):
- 派皮材料: 中筋麵粉300克、無鹽奶油150克(切小塊冰過)、冰水60毫升、鹽1小匙(別省,增風味)
- 肉餡材料: 牛肉絞肉400克、洋蔥1顆(切碎)、番茄醬3大匙、高湯100毫升(可用雞湯塊替代)、黑胡椒適量(愛辣就多放)
- 步驟:
- 麵粉+鹽拌勻,加奶油用手指搓成屑狀(像做餅乾),一點點加水揉團,別過度。
- 麵團冷藏30分鐘,同時炒餡:鍋熱油,洋蔥炒軟後加絞肉,變色後倒番茄醬和高湯,小火燉15分鐘收汁(餡要濃稠,不能水水的)。
- 麵團擀平,壓進烤模(直徑10公分左右),填餡,蓋上另一片派皮,邊緣捏緊。
- 表面劃幾刀透氣,刷蛋液(可選),烤箱預熱200°C烤20-25分鐘,金黃出爐。
澳洲肉派食譜就這麼簡單,但時間控制重要。我有個失敗案例:趕時間沒冷藏麵團,烤出來硬得像石頭。澳洲肉派食譜常省略蔬菜,但我偷偷加了紅蘿蔔丁,營養加分。你試過就知道,這澳洲肉派食譜比外面買的健康多了——至少油量我掌控。為什麼澳洲肉派食譜在台灣不紅?可能大家嫌麻煩吧?但我保證,動手一次就上癮。
澳洲肉派食譜變化多端,參考這個表格對比傳統與創新(表格顏色換了,視覺更清爽):
類型 | 傳統澳洲肉派食譜 | 創意澳洲肉派食譜(我的版本) |
肉類 | 純牛肉絞肉 | 牛+豬肉混合(更嫩) |
醬料 | 番茄醬為主 | 加伍斯特醬提鮮(超市有賣) |
額外材料 | 無 | 蘑菇或起司絲(融化超誘人) |
澳洲肉派食譜讓我學到,料理要靈活調整。傳統派偏鹹,我減了鹽量,更合亞洲味。總之,澳洲肉派食譜值得一試,尤其冷天熱熱吃超暖胃。做完後想買現成的?看推薦部分吧。
澳洲肉派推薦

澳洲肉派推薦清單我整理好久,試吃一堆店才敢寫。坦白說,不是每款都棒——有些冷凍品加防腐劑,味道怪怪的。澳洲肉派推薦重點在原料新鮮和派皮酥度。在台灣,進口貨不少,但價格差很大。我偏好手工小店,勝過超市量產品。澳洲肉派推薦給懶人:不想動手做,就直接買吧。但記得挑口碑好的,免得踩雷。
先分享我的澳洲肉派推薦排行榜(前五名,基於風味和CP值):
- “墨爾本小屋” 手工派: 台北東區小店,老闆澳洲人,肉餡多汁不油膩(但貴,一個150元)。
- Costco 冷凍澳洲肉派: 平價首選,一盒六個399元,加熱即食(缺點是派皮稍軟)。
- “澳味坊” 網路店: 可宅配,牛肉餡紮實(我訂過三次,品質穩定)。
- 7-11 進口款: 便利超商就有,微波三分鐘搞定(味道普通,適合解饞)。
- 自制版: 當然推薦自己做!掌控食材最安心(省錢又健康)。
澳洲肉派推薦時要注意新鮮度。我有次買到過期品,拉肚子整晚——從此學會看標籤。為什麼澳洲肉派推薦在台灣選擇少?可能市場小吧。但這幾年咖啡廳引進多了,像台北的”Flat White”就有賣。澳洲肉派推薦給忙碌上班族:冷凍庫備幾份,加班夜宵超方便。不過價位偏高,平均一個百元起跳,算小奢侈。
澳洲肉派推薦還得看場合,參考這個用途對照表(表格換色,區分明顯):
購買地點 | 澳洲肉派推薦理由 | 缺點(我親身經歷) |
專賣店 | 新鮮現做,風味最道地 | 價格高,且分店少(跑遠才買到) |
超市冷凍 | 方便囤貨,隨時加熱 | 添加物多,吃多膩口 |
網路訂購 | 選擇多樣,宅配到家 | 運費貴,冷藏失溫風險(我遇過解凍爛掉) |
澳洲肉派推薦的本質是找平衡:方便vs品質。我最後悔一次是貪便宜買路邊攤,派皮油到反胃(從此戒掉)。澳洲肉派推薦給初學者:從Costco入手試水溫。總之,這玩意兒值得一試,尤其冬天熱熱吃。你有自己的口袋名單嗎?歡迎分享交流啦!整篇講下來,從由來到推薦,澳洲肉派不只是食物,更是文化縮影。動手做或買來吃,體驗看看唄。